古月轩·珐琅彩
古月轩珐琅彩是近代中国陶瓷文化掌舵人张謇最重要的艺术作品,是世界各大拍卖行投资价值和价格排名最高的收藏品。
古月轩珐琅彩的工艺名称是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的工艺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明朝时期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后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民国时期南通状元张謇组建江西瓷业公司时,将具有官方背景制作的瓷胎画珐琅统一称为古月轩。
南通博物院文献记载:珐琅彩最早发明于1446年法国的边陲小镇佛朗德斯(Flanders),到清朝康熙年间,由法国罗丹家族传人皮尔斯·罗丹传到中国。另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
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珐琅彩瓷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
乾隆皇帝才华横溢,兴趣广泛,本就是一大古玩家,此时无论瓷器、玉器,还是漆器、木器、景泰蓝等等,都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的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技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艺术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而到了清代后期,珐琅彩瓷虽然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江西瓷业公司重要合伙人张謇的家乡:江苏南通。
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工笔画。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江西瓷业公司创始人张謇从小随祖辈经营瓷业,精通陶瓷艺术,1905 年参股江西瓷业公司,创办景德镇陶瓷大学。
光绪年间古月轩珐琅彩是 1903 年张謇为配合福建布政史周莲进贡佛跳墙,经宫廷特许,以黄色为基调,组织绘制的珐琅彩餐具,整个绘制过程,得到景德镇御窑督陶官瑞澂的全力协助与合作,由恭王府提供珐琅彩彩料和景德镇坯胎,聘请泰州画家朱仲宣绘制后在南通和平桥烧制。
古月轩珐琅彩是遵旨画珐琅,与故宫造办处珐琅彩同属瓷胎上的绘画。只有古月轩与清代早期宫庭造办处所制洋彩瓷器,共称珐琅彩。景德镇等地民间画工的作品,仅仅属于有绘画装饰的瓷器,即使材料工艺相同,也没有资格称为珐琅彩,只能称为粉彩、广彩或洋彩。
古月轩因为它这种尊贵的身份,每次在拍卖会出现,都是众人目光的焦点。“先不论珐琅彩瓷器的真正存世量有多少,事实上,市场难得一见其踪影,是有钱也买不到!陶瓷收藏家们都以能够拥有一件清宫珐琅彩瓷为自豪,一旦拥有也是秘不示人的。”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无疑道出了珐琅彩在瓷器中的地位。
有据可查的是,约有200多件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40余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少部分零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及私人手中。2006年,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先生收藏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以1.51亿港元成交,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据了解,清宫珐琅彩瓷虽然近年来频频出现在海外市场,但其总数大概不超过50件,最高成交纪录多由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老牌拍卖公司垄断,而且大致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价格空间,几乎每一件珐琅彩瓷器的出现,都会伴随着源流清晰的收藏路径。其中有一半作品是出自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张謇主导制作的南通古月轩。
这是出现最多的康熙色地珐琅彩花卉纹碗,最高成交纪录(胭脂红地)760万元,最低成交纪录(蓝地)427万元,大体稳定在500万元左右。
现代古月轩单品价格基本稳定在百万元级别,晚清民国时期作品在1000-3000万中间。康乾时期作品均在亿元之上。内地虽然也时有各年代古月轩相关作品推出,但往往成交价较海外低。如中贸圣佳2004年春拍推出的“清康熙黄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碗”(直径325px),成交价仅为319万元。上海崇源2003年春拍推出的“清雍正珐琅彩花卉纹碗”(高162.5px,口径355px),是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雍正珐琅彩瓷中的名品,成交价仅为134万元。而纽约佳士得1999年春拍会推出的“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直径155px),小巧精致,成交价达1891万元。
以上作品虽然确认都是古月轩真品,价格较低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业内专家对作品的制作年代有不同看法。
2005年10月23日,一位身份不明的中国商人通过香港古董商翟建民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https://zgwh.xhsbzk.com/8246.html